厦招考〔2007〕004号
关于印发厦门市2007年中考英语口语测试和理化生实验考查方案的通知
各区招生考试中心(招办)、各有关学校:
《厦门市2007年中考英语口语测试和理化生实验考查方案》已经讨论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执行。
二ΟΟ七年三月八日
主题词:教育 口语测试 实验考查 方案
厦门市2007年中考
英语口语测试及理化生实验考查方案
一、组织管理
(一)领导组织机构
成立2007年厦门市中考英语口语测试(以下简称“口试”)及理化生实验考查(以下简称“考查”)领导小组,并设巡视督导组、命题组等专门工作小组。确保口试与考查工作做到组织严密、管理严格、监控有效。
1、领导小组
组 长:许十方、陈江汉
成 员:钟远南、苏爱华、李燕娜、郑韵绮、许保健
2、巡视督导组
组 长:苏爱华
成 员:郑韵绮、陈申、肖鸣、杜亚同、叶伟良、赖忠明、蔡滨和、伯海英、傅兴春、杨鹏辉
3、命题组:由市教育科研院负责组织。
(二)考务管理:
1.考区考务管理:按行政区划设思明、湖里、同安、翔安、集美、海沧六个考区。各考区应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及巡视督导机构,组织管理辖区内各考点的考务、巡视和成绩管理、补考等工作。各考区应根据本方案,结合本区实际,确定口试与考查的考点(暂不具备设置考点条件的学校考生,由考区统一安排合并考点)、各考点口试与考查的具体时间,制定具体实施细则,于3月26日前下发考区内各考点,并报市招生考试中心。
2.巡视管理:考区应向本考区内每个考点至少派一名驻点巡视员,根据情况设定若干流动巡视督导人员,加强对口试及考查过程的巡视督导工作。
二、报名及收费
报名对象为参加2007年厦门市中考的具有厦门市公、民办学校学籍和借读在公办学校的初中毕业生(具有本市正式学籍的考生原则上应在学籍所在校报名,但以下两种情况除外:①、户籍在本市、学籍所在校与现就读校不一致的考生,中招愿意选择跨片区报考的,经本人及家长申请,原学籍校与现就读校同意并出具书面意见后可在就读校报名考试,证明格式见附件1;②、户籍所在地招生片区与学籍所在校招生片区不一致的考生,中招不愿意选择跨片区报考的,应回户籍所在区招生考试机构指定地点报名,各区招生考试机构指定报名地点联系电话如下:思明区2684505(厦禾路137号六楼),湖里区6021560、6027773(湖里兴隆路荣华大厦天马阁1B),集美区6211499(厦门市杏南中学),海沧区6059863(北师大海沧附属实验中学),同安区7124233(厦门市第二外国语学校),翔安区7080026(厦门市洪前中学)。根据厦价服[2004]94号文的收费规定,每生合计40元,各校将报名费统一收齐后于3月20日前将报名费用汇至以下帐户:
户名:厦门市招生考试中心, 帐号:87630121050000025 ,开户行:商业银行悦华支行;并填写厦门市2007年中招报名缴费报表(附表11),于3月21日前上交至考区招生考试机构,考区收集汇总后于3月23日前上交至市招生考试中心。
报名信息的采集操作办法详见附件2,报名后非考点学校应将本校报名的考生名单交对应的考点学校,以便考点学校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三、英语口语测试方案
(一)口语测试评价目的
配合我市基础教育的实际和课程改革的进程,引导初中英语教学走向语言知识与语言交际能力并重的正确方向,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的语言能力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口试内容及评价方式
1.内容
以新英语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现行教材的内容编排为命题的主要参照依据,选题尽量做到紧扣教材各单元的主题及学生的生活实际。具体题型及分值如下:
试题分为三个部分:(1)话题情景问答 (4分)
(2)看图说话 (4分)
(3)简单口译表达 (2分)
每场口试的时间约为10分钟,口试内容的详细说明及复习教学建议由教育科研院通过教研活动组织各校英语教师进行学习和研讨。
2.评价方式
英语口语测试采用计算机辅助考试的方式进行,即“人机对话,网上评改”。各考点完成测试后将考生的答案文件通过网上传递到市招生考试中心(具体操作办法另行通知);同时应将考生的答案文件刻录成光盘,密封后送交各区招生考试机构,各区招生考试机构于4月16日12:00前送至市招生考试中心。
4月20、21、22日抽调全市各中学英语教师在市招生考试中心进行网上评卷,评卷教师的抽调组织办法详见附件3。
3.口试时间:4月14日,上午第一段8:00——10:00,第二段10:30——12:00
下午第一段2:30——4:00,第二段4:30——6:00
(三)口试的组织管理
1、 考务组织安排
⑴ 各考区根据本区的实际情况,确定考点及各考点用于考试的计算机考场数量、考场座位数,安排好非考点学校考生到相应考点的口试,填好考区英语口语测试考点情况表(附表12),并于3月26日前上报市招生考试中心。有条件的考点学校可以多个考场同时进行,考生座位安排必须保持间隔,防止相互干扰,每个考场可以设置的考生数为15、20、25、30、35、40等。市招考中心负责编排考试数据,各考区负责打印口试与考查准考证,各考点在4月2日9:00——17:00,从厦门市招生考试中心网站下载考试数据及考生照片。
⑵各考点应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组织本考点各项工作。每个考点设主考1人、副主考2人,每个考场设监考员4人(含计算机设备维护技术员和系统管理员各1人),视考点实际情况设考试工作人员若干人(其中一个考场配2名工作人员,专职负责把考生从侯考室引导到备考室、从备考室引导到考场,其余考试工作人员主要负责侯考室考生的点名、秩序维护、保卫、医务等后勤工作)。
⑶考点应做好口试的各项准备工作,选择相对独立的教学楼的若干教室或会议大厅为考生的候考室,选择离考场较近的教室为备考室。制定详细的考务细则,编制本考点的考务手册,考务手册至少应包括:①组织机构名单,②岗位设置,③考点平面图,④考生行进路线示意图,⑤考生考试时间、场次安排,⑥口试流程。考务手册应于4月9日前完成,并送一份至区招生考试机构备案。
⑷考点应张贴侯考室(考生报到处)、备考室、考场的平面图,考点(含侯考室、备考室、考场沿路有关地段)内设置警戒线,无关人员一律不得入内。考生进入考点后往侯考室、备考室、考场至离开考点的路线设置,要保证不同考试场次考生的隔离。考点必须严格按照编定的场次、考生座位号组织考试,不得擅自变动考生的场次、座位号。各考点在安排候考室和备考室时要与考场编号对应,即每一考场对应一间备考室和若干间候考室,候考室和备考室的工作人员要认真做好点名核对工作,防止考生走错候考室、备考室和考场。
⑸考生必须在所在考试时段第一批开考前20分钟进入考点,规定的进场时间10分钟后,迟到的考生不能进入考点。考生不准携带通讯工具进入考点,严禁任何人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凡携带通讯工具进入考点并使用的考生,取消今年口试资格。工作人员从进入考点警戒线起至本段结束前不得与外界联系。
⑹英语口语测试、理化生实验考查准考证两证合一,由各区统一打印后下发各报名点(英语口语测试还应从管理系统中打印考场签名表),准考证号十位:区号(2位)+学校代码(2位)+考场编号(2位)+场次号(2位)+座位号(2位)。其中准考证号仅对英语口语测试有意义。
(7)考试期间,市招生考试中心值班电话为:5703106、5703115,并开通网上指挥系统。
2、考场建设
⑴ 各考点依照厦招考[2005]040号文检查考场计算机设备是否按照要求配置,确保软硬件设备正常运行和考场网络环境顺畅,彻底清理病毒,口试期间考场与外网隔离。
⑵ 服务器需根据该考点考生人数,预留足够空间存放考生考试数据(至少1G以上),而且该分区不能设硬盘还原卡。服务器、考试计算机正确安装所需系统软件,关闭与考试无关的程序,如屏保、杀毒软件、教学广播系统等。
⑶根据考场座位数量配置带有麦克风的耳机;麦克风不能附在连接线上,能灵活调整与考生嘴巴间的距离;耳机需要有一定的隔音效果,并至少准备10%机动。声卡和耳麦需经测试符合口试录音效果的要求,应采用测试软件进行测试(下载网址:www.xmzskszx.net)
⑷ 应将口试用计算机的IP地址(含备用机)和座位号标记在显示器的右上方, IP地址应按顺序排列,与服务器设在同一网段,各考场应事先按实际画出考场座位示意图,粘贴于系统管理员工作位置,以便系统管理员实时监控测试过程。
⑸安装指定版本的英语口语测试系统,并且调整口试服务器和口试用计算机的时间为标准北京时间。
⑹各考点学校要提前安装好英语口语测试软件,于4月10日前完成模拟测试,确保口试的顺利进行,如有技术问题可以致电咨询:5703115。每个考场应另准备一台备用口试服务器,并安装英语口语测试系统;每个考场还应预留每场考生数15%的计算机做为预备用。正式开考(4月14日)前,需对服务器中口语练习试题进行一次历史清空,导入考生信息和考生相片。
⑺市招生考试中心将于3月27日上午 8:30——11:30在市招生考试中心二楼计算机房对英语口语测试系统进行培训,各考点学校每个考场派1名系统管理员参加。
3、 口试组织安排
⑴考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到候考室报到,按安排的口试顺序在规定时间内参加口试,考生在本场次考试结束后离开考点。迟到或缺考考生仅能参加5月份统一组织的补考。
⑵发生偶发事件时,按照《偶发事件处理办法》及时处理(具体办法3月27日系统管理员培训时下发)
4、数据汇总与整理
⑴每场口试结束后,系统管理员需确认该考场所有考生答案均已成功上传,如出现正常完成考试但未成功上传的情况,需要手工复制该考生答案到服务器,全部结束后将考试系统的“answers”目录从服务器备份到移动硬盘或刻录成光盘,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⑵ 所有口试结束后,答案汇总用的移动硬盘或光盘和口试试题光盘、密钥当场整理,完毕后交驻点巡视员,由驻点巡视员上交区招生考试部门。考场所使用的口试服务器在口试结束后,需封存口试数据三个月。
⑶按场次顺序整理好《考场签到表》、《偶发事件登记表》、《缺考情况登记表》,上交区招生考试部门。考生测试答案数据以考点为单位汇总,上交前,将光盘密封并贴好标签,标记所属考区与考点的名称。
⑷ 数据整理期间,如果发现数据存在问题(数据不完整、丢失等现象),系统管理员需及时查找原因。需要重新提供答案录音等数据时,由市招考中心确认通知,考点系统管理员应及时提供。
5.成绩管理
口语测试成绩由市招生考试中心下发给区招生考试机构,由区招生考试机构转发至各报名点。
6、简要工作流程(详细工作流程3月27日系统管理员培训时下发)
步骤 |
时 间 |
操 作 流 程 |
1 |
口试前一天下午 |
1.后勤人员清理考场、候考室、备考室,张贴各种考场标志。2.系统管理员导入考生数据,考场全面检测确保无误。 |
2 |
开考前35分钟 |
1.驻点巡视员携带试题光盘和密钥,抵达考点并向主考报到。2.设置警戒线,封闭考点。3.监考、考务工作人员到主考室报到,分发各种标志。4.主考主持考务短会,强调考务工作的主要事项和考场纪律。 |
3 |
开考前20分钟 |
1.考生持准考证进入相应候考室,工作人员检查准考证、宣布考场纪律和注意事项,考生在考场签到表上签名。 2.主考与巡视员共同启封测试试题光盘和密钥交系统管理员。3.系统管理员装入本时段试题,做好口试的各项准备。4.工作人员就位做好准备。 |
4 |
开考前10分钟 |
考试工作人员把考生从侯考室引导到备考室,向考生宣读口试规定,指示考生在考场的对应座位,分发座位号(牌)。 |
5 |
开考前5分钟 |
1.工作人员引导考生进入考场,并检查考生准考证,考生按照指定的位置入座。2.考生输入准考证号登陆口语测试界面,测试设备,等待口试。 |
6 |
口试开始 |
1.系统管理员启动“开始考试”指令按钮,考生正式开始口试。2.监考员密切注意考试异常情况,及时制止考生可能影响答题的行为。 |
7 |
开考后每隔15分钟(视具体情况确定时间间隔) |
工作人员从候考室根据考生场次安排引导考生到达相应考场的备考室。指示考生在考场的对应座位,分发座位号(牌),向考生宣读口试规定。 |
8 |
每场口试结束后 |
1.系统管理员启动“考试结束”指令按钮;传输考生答案,确认答案成功上传后,考生离开考场。2.考点所有口试结束后将考生答案复制到移动硬盘或光盘,密封做好标记交驻点巡视员。 |
注:考场签到表由工作人员在侯考试点名、考生签到后随本场口试依次传递到备考室、考场,由考场监考收集整理。
(四)补考办法
各考区应根据本考区的实际情况,统一组织补考工作。
1.补考对象:
(1)在英语口试中不合格或缺考的本考区在册学生(含寄读、借读生);
(2)中考报名社会报名点未参加英语口语测试的考生(含往届生);
2.补考时间:5月19日上午,具体事项由各考区另行通知;
3.补考的题型、内容与2007年中考英语口语测试的要求一致,口试的方式相同。
⒋ 补考考务要求与正式口试相同,由各区确定一个考点承担补考工作。
5. 补考成绩由市招生考试中心下发给区招生考试机构,由区招生考试机构转发至各报名点。
四、理化生实验考查方案
(一)考查评价目的
1、物理、化学、生物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科学探究是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重要主题。通过本次考查更好地促进实验教学并将探究活动落到实处。
2、检测学生通过学习能否达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中对科学探究活动的要求,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实验考查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环节,加强实验考查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发挥学生的自主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考查内容、方式及评价
1、内容:根据各科课程标准对实验操作技能和探究活动的基本要求进行考查。
2、方式及其评价:
(1)实验考查分为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操作两个阶段进行。成绩评定分为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两个阶段均合格者,最终的评定为合格;两个阶段中有一个阶段不合格者,最终的评定为不合格。
(2)物理、化学、生物三个学科的实验考查有一科不合格者,其实验考查成绩即评定不合格。实验考查成绩合格者方可报考普通高中和五年制高职(体育、艺术类除外)。
(3)3月16日前,由市教育科研院公布理化生三科三个考查题目及其评价方法。初三学生理化各任选一题、初二学生任选生物一题,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应对实验方案的可行性把关,并依据评价方法评定等级(合格或不合格)。对设计方案确不可行的学生,教师应指导其修改,以免影响学生第二阶段操作考查。
市教育科研院将在考后进行抽查,主要考察学校是否重视并加强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过程管理,防止任课教师包办代替,出现实验设计标准化、模式化的现象。学生设计方案的多样化,将成实验考查抽查的重点内容,并成为今后对学校课改工作评估的重要依据。
3、时间为:4月14、15日,上午8:00―11:30,下午2:30―6:00。
(三)监考教师的培训与选聘
实验操作的监考教师从各校物理、化学、生物教师中选聘,监考教师一般来自设置考点的学校且须参加市教育科研院组织的监考培训。
(四)考点考务管理:
考点应成立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组织本考点各项考务工作。
1、考务安排
报名工作完成后,各考点应立即组织人手根据本校实验室、学生数、监考教师数、考生分组等具体情况,做好实验考查的各项准备工作,制定详细的考务细则,安排好实验器材、药品,编制本考点的考务手册。考务手册至少应包括:(1)组织机构名单,(2)岗位设置,(3)考场安排及考点平面图,(4)考生行进路线示意图,(5)考生考试时间、考场安排,(6)监考安排,(7)考查流程及各种铃声信号。考务手册应于4月9日前完成,并送一份至区招生考试机构备案。
2、考查过程
(1)实验设计阶段:由各校规定时段,原任课老师布置、评定等级。成绩评定后,应将设计发还学生,并有计划开放实验室供学生尝试和调整自己的设计方案。方案定稿后,要求学生将设计稿复印一份,交考点留存(未设考点的学校应将复印件送至对应考点校),用于监考教师考前浏览并防止学生丢失。
(2)实验操作阶段:每场20分钟,其中考生操作时间为15分钟,教师评定等级及下一场器材药品准备为5分钟。每个考场至少要有两位监考教师,每位教师最多监考12名考生。考生除自己的设计方案和必备文具用品外,不得携带任何其他物品。考查过程中考生须在指定位置(单人单桌)独立完成操作过程,监考教师不得作任何暗示和指导。考生操作完成后,监考教师根据学生设计的方案和操作表现,当场评定等级(合格或不合格),并按要求填写于中考实验考查记录表中(见附表21)。
3.考后成绩管理
(1)生物实验考查对象为初二学生,学校应将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包括操作后的现象记录)、成绩登记卡纳入学籍管理工作,作为该学生一年后实验科目考查总评的组成部分。考点应将全体考生的生物科中考实验考查记录表(表21)收齐存档备查(属合并考点的,还应按被合并学校的考生名单复印一份至被合并学校留存备查)。
(2)各校应于考生一周内根据表21填写实验考查登记表(见附表22),加盖公章后留校存档备查。
(3)物理、化学实验考查对象为初三学生,其实验考查成绩处理与前款相同。
(4)各学校应于考后一周内将每个考生的物理、化学、生物考查成绩合成为该生实验考查成绩总评汇总表(见附表23),一式三份加盖公章,分送区招生考试机构、市教育科研院(由区招生考试机构统一转送)及留校存档。
(5)各校应于考后一周内填写完实验考查情况汇总表(见附表24),将汇总表复印一式三份,一份学校留存,一份交考区招生考试机构,一份交市招生考试中心(由考区招生考试机构于4月22前统一转送)。
4.考查流程
步骤 |
时 间 |
操 作 流 程 |
1 |
4月7日前 |
考生完成实验方案设计,任课教师评定方案等级。 |
2 |
考前1天 |
后勤人员清理考场,实验员仪器设备到位。 |
3 |
开考前45分钟 |
所有考务工作人员到主考室报到,主考主持考务短会,说明考务工作的主要事项和考场纪律。 |
4 |
开考前20分钟 |
考生报到,班主任宣布考查纪律和注意事项。 |
5 |
开考前3分钟 |
考生持准考证或学生证进入考场 |
6 |
考查期间 |
考生独立操作 |
7 |
考查结束后 |
只完成物理或化学单科考查的初三考生进行物理、化学考室交换(初二学生可以直接离开考场)。 |
8 |
考查结束后一周内 |
各校应根据表21填写实验考查登记表(见附表22),加盖公章后留校存档备查 |
9 |
4月22日前 |
各考点将每个考生的物理、化学、生物考查成绩合成为该生实验考查成绩总评表(附表23)和物理、化学科实验考查汇总表(表24),加盖公章后留校存档备查,并交考区转交市招考中心 |
(五)补考办法
1.补考对象:
(1)中考学校报名点中实验考查成绩不合格、缺考的考生;
(2)中考社会报名点中未参加实验考查(指应届生)或往年实验考查不合格、缺考的考生;
2.补考由各考区分别统一组织。时间为5月19日上午,具体事项由各考区另行通知;
3.补考的考题、考查方式与2007年实验考查规定的相同;
4、补考考务要求与正式考查相同;
5.各考区补考考点应于5月22日前将本考区补考考生的考查成绩依表22的格式加盖公章,一式三份,一份送至区招生考试机构,一分送至市招考中心(由区招生考试机构转送),一份送至考生所属报名点。
厦门市招生考试中心
2007年3月5日
注:附件1-6,附表11-14,附表21-24,均可从厦门招生考试中心网站(www.xmzskszx.net)的“下载专区”栏目中下载。
附表11:
厦门市2007年英语口语测试及理化生实验考查缴费报表
考区 报名点(公章) 年 月 日
报名人数 |
|
报名费缴交单据粘贴处 |
本报名点报名费金额为 人×40元/人,计 元正。
户名:厦门市招生考试中心,
帐号:87630121050000025 ,
开户行:商业银行悦华支行 |
备 注 |
①通过银行现金缴款形式的应粘贴现金缴款单原件,通过银行转帐形式的应粘贴银行进帐单复印件。②本表由报名点填写,粘贴各项缴款单据后于3月21日前上交区招生考试机构,由区招生考试机构于3月23日前转交市招生考试中心。 |
|
|
|
填表人: 联系电话:
附表12:
考区2007年厦门市英语口语测试考点情况表
序号 |
考点名称 |
考场数 |
考场(1)座位数 |
考场(2)座位数 |
考场(3)座位数 |
考生总数 |
考生来源校及人数 |
1 |
|
|
|
|
|
|
|
2 |
|
|
|
|
|
|
|
3 |
|
|
|
|
|
|
|
4 |
|
|
|
|
|
|
|
5 |
|
|
|
|
|
|
|
6 |
|
|
|
|
|
|
|
7 |
|
|
|
|
|
|
|
8 |
|
|
|
|
|
|
|
9 |
|
|
|
|
|
|
|
10 |
|
|
|
|
|
|
|
11 |
|
|
|
|
|
|
|
12 |
|
|
|
|
|
|
|
13 |
|
|
|
|
|
|
|
14 |
|
|
|
|
|
|
|
15 |
|
|
|
|
|
|
|
备注:本表由考区填写,3月26日前报市招生考试中心。
附表13:
厦门市2007年英语口语测试偶发事件登记表
序号 |
考生姓名 |
准考证号 |
所属学校 |
事件说明 |
考生签名 |
处理 |
1 |
|
|
|
|
|
|
2 |
|
|
|
|
|
|
3 |
|
|
|
|
|
|
4 |
|
|
|
|
|
|
5 |
|
|
|
|
|
|
6 |
|
|
|
|
|
|
7 |
|
|
|
|
|
|
8 |
|
|
|
|
|
|
9 |
|
|
|
|
|
|
10 |
|
|
|
|
|
|
11 |
|
|
|
|
|
|
12 |
|
|
|
|
|
|
13 |
|
|
|
|
|
|
14 |
|
|
|
|
|
|
15 |
|
|
|
|
|
|
考点学校: (盖章)
注:本表由监考员在考场根据偶发事件情况做好记录,一式三份(可复印)分别由考点、考区和市招考中心留存,口试完后交巡视员带回考区,考区于4月16日12:00前统一转送市招考中心。
附表14:
2007年厦门市英语口语测试缺考情况登记表
序号 |
考生姓名 |
准考证号 |
报名号 |
缺考原因 |
1 |
|
|
|
|
2 |
|
|
|
|
3 |
|
|
|
|
4 |
|
|
|
|
5 |
|
|
|
|
6 |
|
|
|
|
7 |
|
|
|
|
8 |
|
|
|
|
9 |
|
|
|
|
10 |
|
|
|
|
11 |
|
|
|
|
12 |
|
|
|
|
13 |
|
|
|
|
14 |
|
|
|
|
考点学校: (盖章) 代码:
本考点应考考生: 人;实考: 人;缺考 人。
填表人:
注:本表由考点考务人员按准考证号顺序将《签到表》上的未报到考生抄写到本表上,口语测试完成后交巡视员带回考区,考区于4月16日12:00前转送市招考中心。
附表21:
厦门市2007年 考区 考点 学科中考实验操作考查记录表
第 场 考生进场时间: 时 分
序号 |
报名号(学号) |
姓名 |
成绩 |
考查记录(简要记录不合格的原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监考教师签名: 月 日
注:
1. 本表每张最多记录24名考生;初二考生用学号、初三学生用报名号。
2. 本表“序号”、“报名号”、“学号”、“姓名”三个栏目由考点安排考场时统一打印,其余栏目由监考教师填写。其中“成绩”栏目根据考生的操作表现,当场评定“合格”或“不合格”两个等级;未参加考查的注明“缺考”;属“不合格”的,应在“考场记录”栏目中简要记录不合格原因。
3. 本表完成填写后,交考点考务员,由考点留存备查。属合并考点的,考点校应按被合并学校的考生名单复印一份至被合并学校留存备查。
附表22:
厦门市2007年 考区 学校(盖章) 学科中考实验考查成绩登记表
序号 |
报名号(学号) |
姓名 |
设计阶段
等级 |
操作阶段
等级 |
总体等级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填表人: 月 日
第 页
注:
1.本表每张最多记录24名考生;初二考生按学号、初三学生按报名号依序填写。
2.本表由各学校依表21结合考生实验方案设计情况填写。
附表23:
厦门市2007年 考区 学校(盖章)中考实验考查成绩总评汇总表
序号 |
报名号 |
姓名 |
物理等级 |
化学等级 |
生物等级 |
总评等级 |
备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填表人: 月 日
注:
1.本表每张最多记录24名考生;
2.本表由各学校按附表22各学科实验考查成绩登记表填入;
3.本表中“报名号”栏目应按由小到大的顺序填写;
4.本表一式三份,一份由学校留存备查,一份交考区招生考试机构,一份交教育学院中教室(由考区招生考试机构于4月22日前统一转送)。
附表24:
厦门市2007年 考区 学校(盖章) 学科中考实验考查情况汇总表
应参加考试的考生数 |
|
实际参加考试的考生数 |
|
缺考考生数 |
|
不合格考生数 |
|
缺 考 考 生 名 单 |
序号 |
报名号 |
姓名 |
不 合 格 考 生 名 名 单 |
序号 |
报名号 |
姓名 |
1 |
|
|
1 |
|
|
2 |
|
|
2 |
|
|
3 |
|
|
3 |
|
|
4 |
|
|
4 |
|
|
5 |
|
|
5 |
|
|
6 |
|
|
6 |
|
|
7 |
|
|
7 |
|
|
8 |
|
|
8 |
|
|
9 |
|
|
9 |
|
|
10 |
|
|
10 |
|
|
11 |
|
|
11 |
|
|
12 |
|
|
12 |
|
|
13 |
|
|
13 |
|
|
14 |
|
|
14 |
|
|
15 |
|
|
15 |
|
|
16 |
|
|
16 |
|
|
17 |
|
|
17 |
|
|
18 |
|
|
18 |
|
|
19 |
|
|
19 |
|
|
20 |
|
|
20 |
|
|
21 |
|
|
21 |
|
|
22 |
|
|
22 |
|
|
23 |
|
|
23 |
|
|
24 |
|
|
24 |
|
|
填表人: 月 日
注:
1.本表由各学校依表22汇总填写。
2.本表中“报名号”栏目应按由小到大、借读生在最后的顺序填写。
3.本表一式三份,一份由学校留存备查,一份交考区招生考试机构,一份交市招生考试中心(由考区招生考试机构于4月22前统一转送),全部合格的也应书面零报告。
附件1:
申 请 书
中学:
本人 ,系本校初三年毕业生,学籍号 ,户籍所在区为厦门市 区,现借读在 区 中学。因本人 ,本人欲跨片区参加2007年中考报名,同时向学校提出申请跨片区报名参加本次英语口语测试及理化生实验考查。本人愿意执行中招政策中有关跨片区报名的考生填报中招志愿的限报规定。
特此申请
申请人:
监护人:
2007年3月 日
关于同意跨片区报名参加中考的函
中学:
根据考生本人及其监护人的申请。经研究,我校同意 考生(学号 )跨片区在贵校报名参加2007年中考和本次英语口语测试及理化生实验考查。若贵校同意,请于回执上签收并函复我校。
经办人: (签字)
中学(盖章)
2006年3月 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 执
中学:
根据考生本人及其监护人的申请和贵校的意见。经研究,我校同意 考生(学号 )跨片区在我校报名参加2007年中考和本次英语口语测试及理化生实验考查。
特此告知!
经办人: (签字)
中学(盖章)
2007年 3月 日
附件2:
2007年中考理化生实验考查与英语口语测试报名操作办法
一、关于报名系统
本次报名借用2007年中招管理系统,3月13日下午2:30在市招生考试中心对各区各报名系统管理员进行培训。
二、关于硬件设备要求
各报名点硬件设备最低要求如下表:
序号 |
设备名称 |
最低配置要求 |
备注 |
1 |
计算机 |
PIII800/128M/20G/10-100M网卡 |
|
2 |
摄像头或数码相机 |
130万像素 |
|
3 |
激光打印机 |
A4幅面 |
|
此外,各报名点应具备最低512K的上网条件。
三、报名时间
报名时间为3月16日至19日。
四、电子摄像要求
考生须本人在报名点现场进行电子摄像。
各报名点应准备统一的蓝色背景和足够的灯光照明做好照相工作;照片应是标准的大头像(即人头至少占画面的三分之二),如:
五、填表说明
本次报名主要收集以下字段信息,其具体填表要求如下:
▲考生报名号:考生报名号由报名系统根据导入的考生顺序自动生成,具体编排规则为:
年份(2位)+考区代号(2位)+报名点代号(2位)+顺序号(4位)
考区代号、报名点代号见下表:
考 区名 称 |
考区代码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考 区名 称 |
考区代码 |
学校代码 |
学校名称 |
思明 |
26 |
01 |
厦门一中 |
集美 |
29 |
01 |
集美中学 |
02 |
厦门二中 |
02 |
厦门十中 |
03 |
华侨中学 |
03 |
杏南中学 |
04 |
大同中学 |
05 |
乐安中学 |
05 |
厦门五中 |
06 |
后溪中学 |
06 |
厦门六中 |
07 |
灌口中学 |
07 |
外国语学校 |
08 |
上塘中学 |
思明 |
26 |
08 |
双十中学 |
集美 |
29 |
81 |
英才学校 |
09 |
厦门九中 |
00 |
集美社会报名点 |
10 |
科技中学 |
同安 |
30 |
01 |
同安一中 |
11 |
厦门十一中 |
02 |
启悟中学 |
12 |
湖滨中学 |
03 |
第二外国语学校 |
13 |
槟榔中学 |
04 |
五显中学 |
14 |
莲花中学 |
05 |
国棋中学 |
15 |
松柏中学 |
06 |
东山中学 |
16 |
金鸡亭中学 |
07 |
洪塘中学 |
17 |
逸夫中学 |
08 |
育才中学 |
18 |
大同中学(前埔校区) |
09 |
汀溪中学 |
19 |
音乐学校 |
10 |
莲美中学 |
20 |
体育学校 |
11 |
新民中学 |
83 |
东浦中学 |
12 |
美林中学 |
84 |
康桥中学 |
13 |
柑岭中学 |
85 |
莲岳学校 |
14 |
城东中学 |
86 |
成功学校 |
15 |
凤南中学 |
87 |
玉秀中学 |
16 |
竹坝学校 |
00 |
思明社会报名点 |
17 |
澳溪中学 |
|
|
81 |
华兴文武学校 |
湖里
|
80 |
01 |
厦门三中 |
00 |
同安社会报名点 |
02 |
禾山中学 |
翔安 |
28 |
01 |
翔安一中 |
03 |
湖里中学 |
02 |
新店中学 |
04 |
金尚中学 |
03 |
内厝中学 |
06 |
林边学校 |
04 |
马巷中学 |
81 |
启泰学校 |
05 |
洪前中学 |
82 |
丽伟中学 |
06 |
彭厝中学 |
83 |
博林中学 |
07 |
莲河中学 |
84 |
国光学校 |
08 |
刘五店中学 |
85 |
安厦中学 |
09 |
巷南中学 |
86 |
霞光学校 |
10 |
巷西中学 |
87 |
火炬学校 |
11 |
新圩中学 |
88 |
光华学校 |
12 |
诗坂中学 |
89 |
超强学校 |
13 |
巷东中学 |
90 |
育青学校 |
14 |
大嶝中学 |
91 |
外来员工子弟学校 |
00 |
翔安社会报名点 |
92 |
华悦学校 |
海沧 |
27 |
01 |
海沧中学(旧校区) |
93 |
世纪学校 |
02 |
北师大海沧附属实验中学 |
94 |
英华学校 |
03 |
东孚中学 |
00 |
湖里社会报名点 |
04 |
海沧中学(新阳校区) |
|
|
05 |
北师大海沧附属学校 |
|
|
00 |
海沧社会报名点 |
▲姓名:姓名一律为汉字,不应含有任何其他字符。若遇冷僻字应首先在GBK字库中查找,找不到的才以同音字代替并加括号。
▲学号:不能放空。
▲性别:“男”或“女”。
▲身份证号码:填写正式身份证号码(18位),少数无正式身份证号的考生采用如下方式编排临时号:年度(07)+ 报名点代码(4位)+出生年月日(8位)+性别(1位,男:1 、女:2)+地区编码(3位,根据考生来源香港考生:852、澳门考生:853、台湾考生:886、外籍考生:062、无户口考生:000)
▲学籍校代码:按考区代码和报名点代码填入,未在代码表范围内的填“9999”。
▲报考年份、报名点编号、报名点名称、学籍校名称:系统自动生成,不必填写。
八、关于考生信息数据的传递
考生数据信息的传递按《2006年中招报名软件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于3月20日9:00至17:00完成上传。
附件3:
关于2007年中考英语口语测试
评卷教师抽调工作的通知
各区招生考试机构(考试中心)、各区进修学校(教研室)、各中学:
我市2007年中考英语口语测试将采用“人机对话,网上评改”的模式进行,评卷时间为4月20日至22日,为认真做好评卷工作,现就评卷教师的抽调通知如下:
评卷教师为各年级英语教师并具备以下条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思想品德良好,作风正派,遵纪守法,遵守保密工作规定;当年无直系亲属参加厦门市中考;具有两年以上教学经历,工作认真负责,效率高;男教师年龄在50周岁以下,女教师在45周岁以下;健康状况良好。
评卷教师由学校推荐,学校最低推荐人数统筹安排,具体如下:岛内完中校7人,岛内初中校5人,岛外完中校5人,岛外初中校3人,各校于3月21日前推荐符合条件的教师,填写“2007年中考英语口试评卷教师推荐表”上交区招生考试机构,区招生考试机构汇总后于4月2日前报市招生考试中心;市招生考试中心和教育学院中教室根据学校的推荐情况以及各学科的实际需要,挑选或直接抽调足够数量的教师参与评卷,同时预留一定数量的做为预备评卷教师,4月8日前印发评卷教师抽调名单。
对于参加评卷的教师,将给予适当的工作补贴和交通补贴、午餐补贴。
2007年中考英语口语评卷教师推荐表
推荐学校(公章): 日期: 年 月 日 填表人:
序 号 |
姓 名 |
任教年级 |
手机或小灵通 |
1 |
|
|
|
2 |
|
|
|
3 |
|
|
|
4 |
|
|
|
5 |
|
|
|
6 |
|
|
|
7 |
|
|
|
备注:该表由各校填报后于3月21日前交各区招生考试机构,同时发送Email至市招考中心邮箱xmzkzz@163.com和各区招生考试机构邮箱(具体地址由各区自行通知)。
附件4:
厦门市中考英语口语测试考生守则
一、考生凭《准考证》按时进入考点指定的候考室,禁止携带无线通信工具、电子笔记本等。规定的进场时间10分钟后,迟到考生不能进入候考室。
二、考生进入候考室后,应保持安静,配合老师做好《准考证》的验核、点名、签到等工作。
三、考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入备考室。考生在备考室要服从老师的管理,按规定座位入座,保持安静,听老师宣读口试的有关注意事项,做好口试准备。考生准备时不得向老师询问有关口试内容。
四、考生准备结束时,由老师引导进入考场,未经老师引导考生不得擅自进入考场。
五、考生进入考场后,迅速按规定座位号入座,要按监考员的统一要求登陆、测试设备,做好口试准备。口试进行期间,考生不得故意高声答题或讲话,要按口试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独自完成口试内容,如录音设备有问题可及时向监考员提出维修或更换要求,但不得向监考员询问口试内容,不得故意制造噪音影响他人,不得阻碍或干扰他人口语测试。
六、口试结束后,考生在监考员宣布可以离开后立即离开考场,并按规定路线离开警戒区,不得在考点内大声喧哗,不得再进入候考室和备考室,不得向候考考生泄露口试内容。
七、考生应自觉服从考场主考、监考员、工作人员的管理,不得以任何理由妨碍有关管理人员进行正常工作。违反上述规定者,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取消当次英语口试资格、取消当年考试资格的处分,情节严重,触犯法律的,由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附件5
厦门市中考英语口语测试监考员、考试工作人员岗位职责
一、监考员、系统管理员和工作人员必须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英语口语测试工作,维护考试秩序,确保口试公正、顺利地进行。
二、监考员、系统管理员和工作人员考前必须参加培训,认真学习考试的有关政策、法规和工作要求,熟悉业务,未经培训不得监考或参加口试带队工作。
三、监考员、带队教师必须佩戴规定的标志,严格遵守考试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擅离职守。不携带无线通讯工具进入考场。
四、监考员在口试进行期间,一般不应在考场内走动,对于个别考生因设备出现故障的,应尽快安排调整或更换设备,期间应尽量避免影响其他考生的口语测试。
五、工作人员做好考生的点名、缺考登记、维护侯考室、备考室的纪律,将考生有序地引导到指定的备考室、考场,当场口试结束后负责把考生集体带到警戒线外,敦促离开考点。工作人员不得进入考场,不得向监考员询问试题情况。
七、本年度有子女或直系亲属参加中考的人员,不得参加英语口试的监考、考试管理等工作。
八、监考员不得泄露考题,不得暗示、协助或支持考生违纪、舞弊,不得以任何理由私留、复制考题,也不得指使他人进行以上行为。
九、监考员、系统管理员和工作人员违纪的,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